读《人生拒绝清单读后感》的契机,其实源于读《文案训练手册》时的 “卡壳”。那本由美国作者撰写的书,或许是翻译风格过于直译的缘故,字里行间总带着些生硬的 “音译感”,许多理论表述晦涩难懂,翻不了几页就觉得枯燥乏味,实在提不起持续阅读的兴致。
 
后来在当当网上浏览时,偶然看到了《人生拒绝清单读后感》。发现它是日本作者的作品时,我心里其实是有些打鼓的 —— 毕竟有了前一本书的经历,难免担心会因为语言文化的差异,再次遭遇阅读障碍。但翻开书后,这种顾虑很快就烟消云散了。这本书的翻译格外流畅自然,没有丝毫生硬的翻译腔,作者的表达逻辑也意外地贴近我日常的思维方式,读起来毫无隔阂感。更难得的是,书中每一章的内容篇幅都不长,文字轻松易懂,不知不觉间就翻到了最后一页,完全没有读前一本书时的那种煎熬感。

为什么选择它?因为需要“松一口气”

最近工作上的事情让我感到焦虑,而这本书恰好在这个阶段走进了我的生活。读完之后,我的焦虑并没有因为书中的“无为”哲学消散,而是被作者那种“遇事不纠结”的态度所缓解。这种思维方式帮我解开了一些内心的心结,甚至让我原本有些消极的心态,慢慢变得积极起来。

书中不是强调“逃避”,而是提醒我们:
人生在世,不必纠结,重要的是活在当下。


一些打动我的句子,分享与你共勉:

  • “如果你想要获得什么,最好先把你现在拥有的东西扔掉。”
    放下,才能腾出手来接住新的东西。

  • “不用钱来解决 金钱和时间的互换性。”
    我们常常为了解压去花钱,其实是陷入了“为了赚钱而工作、因工作而压力、为解压而花钱”的循环。

  • “不独占,不纯的动机。”
    去掉执念,做事也许会更轻松。

  • “以自己舒服的节奏做自己想做的事。”
    对快节奏生活的温柔反思。

  • “与其继续朝着错误方向前进,不如尽早改变方向。”
    及时止损,是对自己的真正负责。

  • “你所获得和积累的成功会成为束缚你的枷锁。”
    成功也是负担,适时清空,让自己轻装上阵。

  • “懒惰、性急和傲慢是程序员的三大美德。”——拉里·沃尔
    从另一个角度看“懒”,也许是寻找更高效方式的动力。

  • “不是为了工作才有的人生,工作不过是充实人生的手段。”
    工作不是全部,人生才是主角。

  • “强制性地定期休息是件好事。”
    懂得休息,是一种生活智慧。

  • “别人的评价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能否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自己做出恰当的评价。”
    自然拥有自信,而不是努力伪装强大。


最后的感悟

看完这本书,我最大的收获是:不要在焦虑中不停内耗。

我们活着,不是为了取悦所有人,也不是为了不断追求“更好”的结果,而是要在自己的节奏中,找到平衡、自在与喜悦。

希望这本书里的一些话,也能带给你一点点平静和力量。

发表评论